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1120|回复: 0

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治安氏II类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6 00: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摆型矫治器对牙和面部骨骼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16例,其中女13例,男3例,年龄9.3~22.8岁,平均13.6岁。采用摆型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器治疗。摆型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的疗程为1~6个月,平均3.7个月。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为测定手段。结果 ①每侧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59 mm,主要为磨牙向远中倾斜移动。②切牙牙冠平均向近中移动3.28 mm,主要为切牙的近中倾斜移动,前牙的覆盖增加,达1.56 mm。③牙列出现较大的间隙,双侧分别达6.70 mm和6.59 mm。 ④磨牙垂直向移动较少,推磨牙后,磨牙平均伸长仅0.69 mm。⑤磨牙区、双尖牙区与尖牙区的宽度均增加,分别达2.03 mm、1.66 mm和1.10 mm。⑥摆型矫治器对面部骨骼结构无明显的直接影响。结论 摆型矫治器能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快速矫正磨牙关系。但也可导致磨牙倾斜及切牙唇向倾斜移动,临床治疗中应予注意。 0.jpg
  Angle II类错是临床较常见的畸形, 通常可采取拔牙或不拔牙方法矫治。随着矫治技术的进步和理论体系的更新,越来越多的错患者可以通过不拔牙矫正进行治疗。Proffit[1] 研究了美国北卡罗里来大学近40年来正畸患者的拔牙率表明,在50、60、70年代,拔牙率分别为30%、73%、76%。自70年代拔牙率逐年下降,至90年代为28%。对于II类错,所采用的不拔牙矫治方法多为口外弓或功能矫治器,需要患者认真合作,否则很难取得效果。90年代初,美国正畸医生Hilgers[2] 发明的Pendulum 矫正器是一种能有效地推磨牙向远中的装置。我们根据Hilgers的矫治原理,设计了一种摆型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器,以0.8 mm的国产不锈钢丝制作弹簧,推磨牙向远中[3]。利用该装置,已对16例Angle II类错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Pendulum 矫正器如何远中移动磨牙,其对前牙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在完成矫治的同时是否存在副作用?本项研究旨在通过模型测量和X线投影测量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和方法
  1. 观察对象: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门诊患者16例,其中女13例,男3例,年龄9.3~22.8岁,平均13.6岁。患者均为Angle II类错,磨牙为远中尖对尖或完全远中关系,牙列拥挤或不拥挤。
  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摆型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器治疗。其中2例采用张兴中等[3]设计的摆
1.jpg
图1 改良的Pendulum矫治器示意
  型矫治器;另14例采用改良的摆型矫治器(图1),即在上颌第一双尖牙和第一恒磨牙放置带环。摆型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的疗程为1~6个月,平均3.7个月。
  3. 测量方法:
  (1)X线头影测量分析:拍摄治疗前和推磨牙向远中后的正中位定位头颅侧位片,X线片放大率为1∶1.1。头颅侧位片经硫酸描图纸描绘,进行线距和角度测量。测量参考平面为治疗前头颅侧位片的FH平面并过蝶鞍点作FH平面的垂线。测量的线距和角度项目如图2,3。
  (2)模型分析:采取治疗前和完成推磨牙向远中的模型,以千分尺进行模型测量。测量项目为:上颌左侧牙列间隙(ULS)、上颌右侧牙列间隙(URS)、上颌左侧磨牙后移量(LMD)、上颌右侧磨牙后移量(RMD)、治疗前前牙覆盖(OJ1)、推磨牙后前牙覆盖(OJ2)、治疗前上颌磨牙区宽度(UMW1)、推磨牙后上颌磨牙区宽度(UMW2)、治疗前上颌双尖牙区宽度(UBW1)、推磨牙后上颌双尖牙区宽度(UBW2)、治疗前上颌尖牙区宽度(UCW1)、推磨牙后上颌尖牙区宽度(UCW2)。
2.jpg
图2 X线头影测量角度图
3.jpg
图3 X线头影测量线距图
  4. 统计分析:以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一项目t检验。
  结果
  1. X线头影测量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UMD1-UMD2平均为3.59,表明上颌磨牙牙冠向远中移动平均3.59 mm,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UMR1-UMR2平均为0.59,表明上颌磨牙牙根点向远中移动了0.59 mm,但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上颌磨牙与上颌平面、SN平面所成交角在治疗后均减小,差异有极显著性(UMSN1-UMSN2均值为7.41°, UMPP1-UMPP2均值为7.56°),表明下颌磨牙在远中移动时,发生了较明显的倾斜。上颌磨牙垂直向伸长移动平均为0.69 mm,差异无显著性(UMV1-UMV2为0.6875 mm,P>0.05)。
表1 16例Angle Ⅱ类错主要X线头影测量结果
测量项目 4.jpg sP值
OB1-OB2 ( mm)1.34*2.490.047
OJ1-OJ2 ( mm)-1.56**1.630.002
UID1-UID2 ( mm)-3.28***3.340.001
UI/SN1 - UI/SN2(°)-8.19***2.890.000
UI/PP1 - UI/PP2(°)-8.78***8.180.001
UMD1-UMD2 ( mm)3.59***1.440.000
UM/SN1 - UM/SN2(°)7.41***7.610.001
UM/PP1 - UM/PP2(°)7.56***7.550.001

  注:*: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  从上颌切牙至FH平面垂线的距离(UID1-UID2)可以看出,上颌切牙在磨牙远中移动的同时,亦向前相向移动,平均约3.28 mm,差异有显著性。同时,上切牙与SN平面的交角(UISN1-UISN2)、上切牙与上颌平面的交角(UIPP1-UIPP2)均明显减小,分别为8.19°和8.78°,这也充分表明上切牙的唇向倾斜移动(表1)。
  本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覆平均减小1.34 mm, P<0.05,差异有显著性;覆盖平均增加1.56 mm,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表1)。
  2. 模型测量结果: 治疗后上颌磨牙区宽度平均增加2.13 mm(P<0.05, 差异有显著性);上颌双尖牙区宽度平均增加1.66 mm(P<0.05, 差异有显著性);上颌尖牙区宽度平均增加1.10 mm(P<0.05, 差异有显著性)。前牙覆盖平均增加0.69 mm(P<0.05, 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治疗后左侧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5.34 mm (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右侧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5.69 mm (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间隙测量结果表明,左侧平均为6.70 mm (P<0.001, 差异有极显著性), 右侧平均为5.84 mm (P<0.001, 差异有极显著性)。见表3。
  典型病例
  患者女,11岁5个月。恒牙,磨牙呈远中尖对尖关系。上牙列拥挤6 mm,中切牙外翻。上颌第二双尖牙舌向错位,拥挤。下牙列拥挤3 mm。前牙深覆I°,深覆盖4 mm。诊断:Angle Ⅱ类1分类错。设计为不拔牙矫治。采用改良的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图4)。经3.5个月治疗,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磨牙变为中性偏近中关系。上颌左右侧分别推出间隙5.5 mm和6.0 mm(图5)。
表2 16例AngleⅡ类错模型测量结果1
测量项目 5.jpg sP值
MW1-MW2-2.03**2.140.002
BW1-BW2-1.66**2.100.007
CW1-CW2-1.10*1.850.031
OJ1-OJ2-0.69**0.850.006

  注:*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表3 16例AngleⅡ类错模型测量结果2
测量项目 6.jpg 最低值最高值P值
LMD5.34***4.496.190.000
LS6.70***5.857.550.000
RMD5.69***4.776.620.000
RS5.84***4.916.770.000

  注:***: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
  讨论
  1. II类错磨牙关系的矫正:II类错不拔牙矫治的主要目的为磨牙关系的矫正,其难度往往较大。通常情况下采用口外弓来推磨牙向远中。Armstrong[4]的报道表明,替牙期II类错患者通过认真戴口外弓,4~5个月即可矫正磨牙到I类咬合关系。然而,大多数患者都不愿意戴口外弓矫正器。Gravely[5]的研究表明,32%~67%的患者愿意选择固定矫治器治疗,仅5%~15%的患者愿意带口外弓。而成年患者通常拒绝戴用口外力装置。Gianelly等[6]采用镍钛螺旋弹簧推磨牙向远中,大约需要7个月才能完成矫正II类磨牙关系到I类。Bondemark 和Kurol[7]采用磁力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亦能达到效果,但矫正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本项研究中采用的改良Pendulum矫治器是根据Hilgers 的设计并加以改良,采用口内装置,远中移动磨牙,完全不需要患者配合。其主要适用于II类错,磨牙为远中尖对尖关系,前牙深覆盖在6 mm以内者
[3]。此种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效果快。本组16例中,疗程最短者仅1个月,远中移动磨牙每侧达2.5 mm;最长者为6个月。平均3.7个月。X线头测量分析表明,上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59 mm,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模型测量显示,左右侧上颌磨牙远中移动分别达5.34 mm和5.69 mm,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矫正II类磨牙关系的目的。
7.jpg
图4 改良的Pendulum矫治器戴入口内
8.jpg
图5 改良的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效果
  2. 摆型矫正器对牙结构的影响:摆型矫正器利用上颌腭部和前磨牙以前的牙列作支抗,以推动磨牙远中移动。本项研究中每侧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59 mm,但主要是磨牙向远中倾斜。测量中发现,上颌磨牙向远中平均倾斜达7.4°,有较大的复发可能性。提示在远中移动完成后,应积极设法保持矫治效果。尤其在拉第二和第一双尖牙向远中时,更应注意保护支抗,避免磨牙的近中移动。因此,远中移动磨牙时,可有一定过矫正,预留出复发余地,利于后牙支抗控制。
  磨牙垂直向移动较少,推磨牙后,磨牙平均伸长仅0.69 mm, 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摆型矫治器虽然会导致磨牙伸长,但程度有限。提示临床选择病例时宜注意垂直向因素。前牙的覆明显减小,平均为1.34 mm,其主要为上下颌切牙的唇向移动所致。此外,磨牙的轻度伸长也有一定作用。
  牙弓的宽度亦随着磨牙的远中移动而改变。我们发现,磨牙远中移动后,磨牙区、双尖牙区、尖牙区宽度均增加,分别达2.03 mm、1.66 mm和1.10 mm。这一结果与Cetlin和Ten Hoeve的报道不同,后者认为磨牙远中移动后磨牙区宽度可增加4.6 mm[7]。
  3. 摆型矫治器对骨骼结构的影响: 摆型矫治器作用时间较短,仅3~6个月,因此对面部骨骼结构无明显的直接影响。从理论上讲,上颌磨牙在远中移动时轻微伸长会导致下颌后下旋转。但本项研究下颌平面角(MPFH1-MPFH2)略有减小,平均约1.06°(差异无显著性)。这与Ghosh 和Nanda[8]的研究结果有别,后者认为远中移动磨牙后,下颌平面角向下向后旋转1.09°。这一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5-19 03:07 , Processed in 0.0477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