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1255|回复: 0

牙周炎累及牙的正畸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5 23: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垂直吸收;正畸压入治疗;切牙间隙;联合治疗
  牙周炎累及牙用正畸进行治疗时,其移动特征与常规正畸牙移动有较大区别[1]。这类病人的治疗方案,必须由牙周病、正畸及口腔修复科医师共同参与制定。如患者牙周生物反应状况及口腔卫生情况处于可控制状态,则正畸治疗的介入很有可能取得成功[2-4]。有报告指出,对有正畸治疗适应证的牙周炎患牙,在正畸介入前,必须进行根面及牙龈准备[5],即牙周袋必须消除或控制在最小范围,以避免炎症造成进行性的破坏[6]。有人对患有牙周炎但在正畸治疗前已接受充分牙周病治疗的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证实正畸介入没有对牙周附着造成进一步丧失。而这种结果的取得是建立在正畸治疗前牙周炎的充分控制及正畸治疗中定期的牙周洁治的基础上的[7]。
  典型病例女性,27岁,上下颌前牙缘龈炎,下颌为甚,尤以右下侧切牙更甚(图1)。上颌切牙及右上第一磨牙、下颌第一磨牙测得牙周袋,符合“局部青少年牙周炎”的诊断。牙片也证实在前牙及第一磨牙区的牙槽骨有吸收(图2)。尖牙及磨牙均呈安氏Ⅰ类关系。
      0.jpg
图1 牙周炎累及切牙的牙龈萎缩及前牙部分反
Fig.1 The gingival recession of upper incisors and anterior crossbite
1.jpg
图2 系列牙片显示较广泛的牙槽水平吸收
Fig.2 The serial dental radiograph shows horizontal resorption of alveolar bone
1 治疗方法
1.1 牙周治疗 正畸治疗介入前进行了2年的牙周病治疗,为正畸治疗作了良好的牙周准备。但下切牙牙龈萎缩仍相当明显,后牙仍有4-5mm深的牙周袋。牙片仍可看到牙槽骨吸收程度为根长的1/3-1/2。上切牙有中度松动而下切牙松动度更甚。
1.2 牙周疗效保持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进行定期的牙周检查,必要时进行多次龈下洁治。
1.3 正畸治疗 固定矫正装置由第二磨牙上的颊面管及上下切牙上的托槽组成。初始为0.014不锈钢弓丝用来整平及排齐上下切牙。下颌弓丝则用在右侧切牙远中弯有一个闭合曲的方丝,以使下颌切牙内收。下颌方丝在切牙区弯制一定角度的根舌向转矩,以阻止内收下颌切牙时产生内倾(图3)。下切牙间隙被关闭的同时也产生了合理的覆盖关系,有利于排除导致咬创伤的因素。
1.4 正畸疗效的保持 用跨越两侧尖牙的舌侧固定装置。保持时间为12个月。
1.5 口修治疗 烤瓷贴面用来增加上侧切牙的面积及美化中切牙的外观(图4)。
      2.jpg
图3 2×4矫正装置。下颌弓丝弯制关闭曲
Fig.3 2×4 Orthodontic approach with closing loop unit in lower arch
3.jpg
图4 正畸治疗后反消除
Fig.4 The correction of cross-bite
2 结果
  正畸治疗结束后没有发现牙龈有进一步退缩或牙周袋有进一步加深。牙槽骨吸收状况与正畸治疗前无异。由于正畸介入,上颌个别牙反得到纠正、正常覆覆盖关系也得以产生。修复治疗不仅增进了上前牙的美观,也弥补了中、侧切牙间的剩余间隙。
3 讨论
  错被认为是导致牙周受损从而产生牙周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由于牙周炎对牙周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牙位置的改变所造成的结果[8]。但目前对于错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尚无被普遍接受的公论[9,10]。相反,多数学者认为两者间并无内在联系[8,10,11]。严重深覆及切牙个别牙反可能是用来证明错与牙周病之间有内在联系的唯一证据[12]。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较严重的咬创伤。本文典型病例就是个别牙反引发的咬创伤而对牙周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图1、2)。正畸介入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个别牙错以遏制咬创伤的发展。在制定这类辅助性正畸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与普通正畸治疗不同的生物力学因素[1]。本文病例由于解决的个别牙反是集中在前牙,所以只在上下切牙部分粘结托槽,以尽量避免其它牙受力。由于第一磨牙的牙周状况较差,所以支抗须安置在第二磨牙上。
  有学者认为辅助性正畸治疗可使牙槽骨吸收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3,8]。正畸辅助治疗的结果不仅使前牙得到压入、间隙得到关闭,而且从牙片上看亦有较明显的牙槽骨重建;证实了Melsen等[5,6]的结论:用正畸手段压入成人的牙周病累及切牙时,其周围吸收的牙槽骨有很大机会得到部分重建。
[作者简介]Dr.Rabie现任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牙齿矫正科副教授,牙医学院“硬组织研究实验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副教授
A.B.M.Rabie(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牙齿矫正教研室)
沈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教研室,上海 200011)
刘泓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教研室,上海 200011)
[参考文献]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5-3 09:31 , Processed in 0.0462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