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925|回复: 0

支抗在混合牙列期错合矫治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8: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混合牙列期错合的矫治,支抗设计多种多样。笔者采用牙合牙合作为抗基矫治53例混合牙列期错牙合,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混合牙列期错牙合患者53例,年龄范围7-11岁,男28例,女25例。其中前牙反牙合30例,下颌均可后退;门牙间隙过大者18例,其中伴门牙间多生牙者7例,门牙扭转3例,门牙后侧位2例。
    2、材料与方法
    国产普及型方丝弓托槽、正畸钢丝及网状颊侧末端管,美国产套筒装正畸粘接剂及链状橡皮牵引圈。牙合牙合粘托槽, 牙合牙合粘接网状颊侧末端管。"Ω"曲或垂直开大曲唇向外展牙合或者牙合牙合,闭合垂直曲或链状橡皮牵引圈关闭门牙间隙。
    3、结果
    53例患者经过2-6月矫治,前牙反牙合均解除,门牙间隙关闭,扭转牙纠正,唇侧位牙均舌向纳入牙弓。
    4、典型病例
    患者女,1988年5月3日出生,口腔检查牙列为牙合牙合牙合牙合牙合,查牙合牙合为功能性反牙合。1998年10月1日初诊,常规取模,模型观测0.014英寸正畸钢丝弯制牙弓形态,并弯制"Ω"曲于非颊侧末端管近中,使弓丝唇向距离牙合牙合托槽槽沟0.6nm。紧结扎牙合牙合,链状橡皮牵引圈分段结扎牙合牙合。嘱患者进食时下颌尽量作后牙咬合。二周后复诊观牙合牙合呈对刃关系,加大双侧"Ω"曲曲度,二周后复诊观前牙已呈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颊侧粘膜弓丝对应处有压痕。更换.016英寸钢丝,维持牙弓现有形态。3月后复诊去除托槽,6个月后门诊随访牙合牙合反牙合牙合未有复发。
    5、讨论
    5.1 因混合牙列期时牙合牙合初萌,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矫治力不可过大;而牙合牙合均为三根乳磨牙,在其牙根未完全吸收前具备一定支抗作用,从而可利用其矫治前牙错牙合。即使是牙合牙合牙合牙合面或邻面有龋坏,只要颊面有足够健康的釉质,均可粘接托槽和网状颊侧末端管。
    5.2 混合牙列期错牙合的及时矫治对于恒牙列期牙合系统的建立和颌面部发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混合牙列期前牙反合、门牙中缝过大等错牙合的矫治一般选择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活动矫治器因其体积大、患儿异物感强及影响发育等缺点现已不再使用。在采用固定矫治器时,不可强求牙合常规粘接带环,因为此时患儿牙合牙冠萌出高度并不足,而且分牙与选择、粘接、去除带环均较为费时。若在牙合上粘接网状颊侧末端管,又会因牙合在牙弓远端、近腮腺导管口易受唾液污染而加大临床粘接的操作难度。采用牙合粘接网状颊侧末端管,因采用较为方便的美国正畸粘接剂而大大简化了临床操作步骤,患儿较容易接受,弓丝弯制和加力也较为简单,但临床效果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6-1 19:06 , Processed in 0.0637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