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949|回复: 0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合后口周力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合后的口周力变化,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例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治疗前后姿势位的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的唇(颊)舌侧口周肌压力.  结果: 治疗后,在所测的各牙位唇(颊)舌侧口周肌压力中,治疗前最大的下颌唇侧的口周肌压力下降最为显著,口周力分布以下颌磨牙区颊侧压力最大. 治疗后上下颌各区域唇颊侧压力均小于治疗前(P<0.05);除上下颌磨牙区域舌侧压力大于治疗前(P<0.01)外,治疗后其他各区域舌侧压力均小于治疗前(P<0.05). 结论: 口周力会因牙颌形态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是决定口周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口周肌压力; 骨性反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0引言
    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骨和牙齿的位置发生改变,口颌系统的功能也会因结构的改变发生相应适应性的调整,我们以20例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对象,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前后的口周力变化,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诊断为骨性反牙合患者20例, 年龄19~24(平均21.4)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正颌手术及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并在联合治疗前后进行了口周肌压力的检测.
    1.2方法
    1.2.1口周力测量仪器设备
    口周力测量系统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中国物理研究院和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量程为-10 000~10 000 Pa, 精度为0.01 Pa.
    1.2.2口周力测量区域
    ①上颌中切牙(U1);②上颌两侧尖牙(U3);③上颌两侧第一磨牙(U6);④下颌中切牙(L1);⑤下颌两侧尖牙(L3);⑥下颌两侧第一磨牙(L6).
    1.2.3测量状态
    患者处于姿势位,端坐于牙椅上,两眼平视前方,眶耳平面保持与地面平行. 每一测量位置重复测3次,以3次的平均值做为该位置的口周力值.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对测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在SPSS 10.0软件上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6-7 14:03 , Processed in 0.0657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