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932|回复: 0

第一恒磨牙缺失或病损拔除的矫治设计和支抗控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8: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做得很好,第一恒磨牙常能终身保留,所以伴有第一磨牙缺失的错合畸形的矫治报告很少。鉴于我国国情,第一恒磨牙龋、失、补发病率仍很高,同时成人正畸越来越多,错合病人中第一恒磨牙病损的发生率提高,因此,应尽可能考虑用正畸手段治疗此类错牙合病例,重建完整健康的牙例,达到颌面美观和咀嚼功能的同步恢复。
    第一恒磨牙为合的锁钥,具有定位(近远中关糸、颊舌向关糸)、定高(垂直关糸)的功能。其咀嚼效率最大。除在特殊病例中,如后牙槽过高或后磨牙伸长致开合倾向而偶有主动性拔除第一恒磨牙外,一般均将第一恒磨牙视为矫治设计中最重要的支抗牙。但因其萌出时间早、窝沟点隙多、常缺少必要而及时的口腔防护,所以常因过早龋坏而致残冠、残根、甚而缺失。因支抗磨牙的缺失,导致错合畸形的矫治有别于常规。作者总结了256例恒牙例错合矫治病例,涉及到第一恒磨牙一个或多个缺失或因严重病损而拔除者共33例,占矫治人数的13%。本文分析总结了其相应的矫治设计和矫治方法,并讨论了有关注意的问题。
    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33例病例中,男性9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44岁,平均22岁。25岁以下者(22例)第一恒磨牙多为残冠、残根、因无保留意义而拔除,25以上者(11例)则多为缺失,为描述和讨论方便,均视为第一恒磨牙丧失。 丧失者7例, 丧失者14例,单颌单侧磨牙丧失者12例(上颌5例、下颌7例)。上下颌磨牙丧失比为21/49(3:7)。
    所有病例均采用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
    二、矫治设计
    (一)磨牙丧失属非正常缺牙,除4个磨牙完全丧失者外,其余病例仍需进一步分析牙列内其余牙的拔牙与不拔牙设计。决定是否拔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根据牙列的拥挤度和牙弓突度。
    2、根据上颌6伸长的程度和垂直骨面型分型。
    3、根据第三磨牙是否存在、形态和位置。
    4、根据对侧或对颌磨牙是否病损或充填。
    简要归纳为如下设计:(1)4个6丧失或主动拔除者共计11例,(2)双侧下颌6丧失或主动拔除者伴 拔除者计15例,(3) 缺失者5例,(4)2例单颌单侧磨牙丧失者无拔牙设计。
    (二)选择支抗类型 根据错合合型类型、牙弓拥挤及前突程度确定拔牙与否的同时应明确强、中、弱支抗类型的选择。
    (三)根据第三磨牙的状况,病人年龄和缺牙区牙槽嵴丰满度等决定是采用关闭缺隙还是通过辅助性矫治以改善缺牙区咬合状况、保留缺牙区以利义齿修复。恒牙列早期若未发现第三磨牙牙胚存在,则仍应以关闭缺牙区、建立完整健康的牙列为主。
    (四)第一恒磨牙过早丧失,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至建合者,可先行用片段弓矫治前牙段错合,待第二磨牙建合时,其畸形程度、缺隙大小均已有明显改善,此可简化程序、缩短疗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6-7 11:58 , Processed in 0.0648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