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丨口呼吸究竟是个啥?

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 26 人阅读 | 0 人回复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莞天使口腔 于 2025-7-15 15:14 编辑

01
什么是口呼吸
口呼吸指在呼吸过程中超过25%~30%的气流经口腔而非鼻腔进行的气体交换现象。该呼吸模式的产生主要源于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鼻腔通气量减少,迫使机体通过口腔完成部分或完全性代偿通气。

微信图片_20250715134607.png

02
导致口呼吸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50715134752.png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口呼吸作为典型临床表现,其病理基础主要涉及:
解剖性阻塞因素:包括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鼻腔结构异常及慢性鼻部疾病;
功能性代偿机制:长期口腔不良习惯(如婴幼儿期异常喂养方式、吮指、吐舌及咬唇等)引发的神经肌肉适应性改变。

03
口呼吸有什么危害
微信图片_20250715134829.png

颅颌面发育异常
持续性口呼吸可导致口周肌群动力平衡失调,引发特征性腺样体面容,临床表现为面型狭长、牙弓狭窄、腭穹隆高拱、露龈笑及唇外翻等错颌畸形。

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
鼻腔黏膜的加温加湿及过滤清洁功能缺失,致使下呼吸道直接暴露于外界病原体,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口腔微生态失衡
气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唾液蒸发加速,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易继发龋齿、牙龈炎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病变。

全身系统关联性
需特别关注其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关联,该综合征可引发机体慢性缺氧,导致神经认知发育迟滞、心血管功能障碍及代谢异常等多系统损害。

04
儿童OSAHS的临床特征
微信图片_20250715134928.png

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所致上气道阻塞是儿童OSAHS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病理过程涉及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等多重机制。

典型夜间症状
微信图片_20250715134956.png

1.持续性鼾症伴张口呼吸。
2.睡眠片段化(反复觉醒、异常体位)。
3.遗尿及磨牙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日间临床表现
微信图片_20250715135025.png

1.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
2.认知功能受损与学业表现下降
3.日间过度嗜睡及情绪行为异常
4.长期未干预的OSAHS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紊乱、肺动脉高压及代谢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05
临床干预建议
临床观察与筛查
实施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建立口呼吸习惯的量化评估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715135128_副本.png

耳鼻喉科专科诊疗
通过鼻咽镜、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上气道阻塞部位,依据阻塞程度选择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微信图片_20250715135209_副本.png

口腔正畸早期干预
采用肌功能矫正器纠正患儿张口呼吸的口腔不良习惯,重建口周肌力平衡,矫正颌骨发育异常。

微信图片_20250715135240.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