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1117|回复: 0

固定桥基牙的牙体制(预)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6: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基牙制备的原则:
  1、尽可能保存基牙的生机,不应轻易将牙髓失活,尽量少切割牙体组织。
  2、必需切割适量的牙体组织。
  二、基牙制备的目的:
  1、为固位体创造出空间。
  2、使固位体有良好的固位和抗力性。
  3、使因位体有正确外形。
  4、消除倒凹并建立共同就位道。
  5、预防性扩展(边缘延伸至自洁区,隐裂应盖过裂缝)。
  6、去尽腐质及无机釉。
  7、建立平衡。
  三、固定桥基牙制备应考虑的问题:
  1、提高固位体的固位力。
  2、固位体固位力大小的设计应与力大小、桥体长度及弧度相适应。
  3、双端固定桥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应基本相等。
  4、各固位体之间必须有共同就位道。
  5、基牙有缺损或畸形,应一并修复。
  6、应防止基牙牙尖折裂:覆盖牙尖或整个面。
  四、不同类型固位体基牙的牙体制备
  (一)铸造3/4冠固位体
  1、适应征:后牙特别是磨牙,患者对美观要求不太高又不愿多磨牙者。
  2、制备原则:
  (1)、切割范围:后牙3/4冠系覆盖牙冠的面、两个邻面和舌面(下磨牙可为颊面),因此牙体切割应包括上述各面。
  (2)、切割厚度:
  面:各种关系位均有0.5-1.0mm间隙。死髓牙:面全覆盖至颊缘的颊面上。活髓牙:面可不包括颊尖(下颌舌尖),形成V型沟及斜面。
  邻面:0.5-1.0mm,去除倒凹且使金属有一定厚度;各邻面彼此平行并微向方聚合2-5°。
  颊舌面:0.5-1.0mm按外形磨,留出颊舌沟。
  (3)、轴沟制备:
  *位置:邻面片切面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下颌磨牙舌面倒凹大时需覆盖颊面而不盖舌面时,轴沟则位于舌1/3与中1/3交界处。
  *方向:与牙长轴平行或微向方聚合。若各基牙方向不完全相同,则取中间位置。
  *长度:不超过片切面。
  *深度:1.0mm左右。
  *沟壁清晰。
  (4)、龈缘位置和形态:
  位置:位于龈下,需排龈;若临床牙冠长或牙龈萎缩者可作在龈上。
  形态:浅凹形。
  (5)、精修完成:点线角较圆钝。
  (6)、增强固位力措施:各项牙近、远中轴壁尽量平行,并与义齿就位道的方向一致;邻轴沟要有足够的深度和长度;沟壁要明显、清晰。
  (二)铸造金属全冠固位体
  1、适应征:后牙特别是磨牙,对固位要求高、对美观要求不高者。
  2、制备原则:
  (1)、面制备:按解剖外形均匀切割0.5-1.0mm的牙体组织,保证正中和非正中均有0.5-1.0mm厚的间隙。
  (2)、邻面制备:去除倒凹,切割约0.5-1.0mm,各基牙的邻面彼此平行并微向方聚合2-5°。
  (3)、颊舌面制备:切割0.5-1.0mm消除倒凹并保持颊舌沟外形,注意聚合度。
  (4)、颈缘位置及形态:
  位置:位于龈下,需排龈;若临床牙冠长或牙龈萎缩者可作在龈上。
  形态:浅凹形。
  (5)、精修完成:点线角较圆钝。
  (三)烤瓷熔附金属冠固位体
  1、适应征:前后牙,牙冠有适当的长度及厚度,咬合关系基本正常。
  2、制备原则:
  (1)、切缘、面制备:较均匀切割约1.5-2.0mm的牙体组织。
  (2)、邻面制备:去除倒凹,切割约1.2-1.5mm,各基牙的邻面彼此平行并微向方聚合2-5°。
  (3)、唇(颊)舌面制备:按解剖外形切割1.2-1.5mm,消除倒凹并保持颊舌沟外形,前牙应保持舌隆突高度,注意聚合度;舌面非上瓷部牙体切割0.5-1.0mm上前牙舌面瓷边缘勿位于咬合点处。
  (4)、颈缘位置及形态:
  位置:位于龈下,需排龈;后牙若临床牙冠长或牙龈萎缩者可作在龈上。
  形态:135°凹形或肩台形。
  (5)、精修完成:点线角较圆钝。
  五、特殊类型基牙的牙体制备
  (一)倾斜基牙的牙体制备:固位性及就位道难处理。如临床上常见的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久未修复,造成第二磨牙近中倾斜,无条件作正畸者。
  1、改良3/4冠牙体制备。
  2、内外冠牙体制备。
  3、粘洁桥牙体制备。
  (二)牙冠严重缺损死髓基牙的牙体制备:牙冠组织脆弱,抗力性及固位性明显降低,修复后牙体易断裂或固位体松动,因此牙体制备时要采取措施提高牙冠组织的抗力与固位性。
  1、前牙:作铸造核桩。
  2、后牙:双尖牙作铸造核桩或视根管及牙体缺损情况插入成品桩,汞合金、树脂或玻璃离子成核;磨牙用铸造核桩或铸造桩与成品桩结合并形成核。
  六、牙体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
  包括牙体、牙髓、牙周及颊、舌等组织。
  (一)保护牙体组织
  1、牙体切割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剩余牙体组织越少,受力时牙体组织的应力值就越高,其折裂的可能性也越大。
  2、利于维护修复体的固位力。修复体的三种固位力--摩擦力、约束反力和粘固力均与牙体组织表面积大小有关,特别是与牙冠的高度相关。
  3、点线角圆钝,利于避免产生这些部位应力的过分集中,利于修复体的就位;磨低过高过陡的牙尖,避免产生大的向力而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去除薄壁弱尖,防止牙冠折裂。这些切割牙体组织的措施亦是必要的。
  (二)保护牙髓组织
  1、Zach等研究表明:髓腔温度升高5.5℃,有15%的牙髓坏死,升高11.1%℃,有60%的牙髓坏死,升高16.1℃,则所有的牙髓均坏死;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气流量和水流量足够大时,持续性的牙体制备不会引起髓腔温度升高。
  2、大量研究表明,剩余牙体组织的厚度与髓腔温度成反比。
  3、牙体制备后,牙髓恢复的关键在于防止微漏。防止微漏保护牙髓的最好办法就是临时冠修复,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粘固。有实验表明牙体制备后2周牙髓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三)保护牙周组织
  维护牙龈组织长久的健康是衡量修复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除了适当的材料、正确的接触关系和外形突度外,修复体颈缘的设计及牙体制备是影响牙龈组织健康的重要因素。
  牙体制备前应充分了解基牙龈沟的深度、龈缘紧张度、颈部牙体组织的厚度,结合修复所用的材料、修复体所需固位力的大小、临床冠的长短和美观需求等因素,采用排龈术,以正确设计和制备出颈缘的位置及形态。
  1、排龈术:指将牙龈向唇颊向推开,排龈线的药物可使牙龈组织有轻度的体积收缩,但主要机理是吸水膨胀,棉线体积膨胀排开牙龈,而不是使牙龈收缩或龈附着移位,由此得到龈沟内安全清晰的切消空间。排龈时应根据龈沟的深度及紧张度选择线的大小,避免损伤龈附着。排龈应在颈缘制备前完成。
  2、颈缘位置:分为(1)龈上(2)和龈缘平齐(3)位于龈沟内0.5-1.0mm。临床上主要根据美观、固位等因素确定颈缘位置。
  3、颈缘形态:种类较多,金属修复体用浅凹形,金-瓷修复体用135°凹形或肩台形。
  4、颈缘密合性:是反映修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理想厚度为2540微米,临床可接受厚度约为100微米。影响颈缘密合性的因素很多,与颈缘牙体制备密切相关的是颈缘必须整齐、清晰并有一定厚度。
  (四)牙体制备时应注意勿损伤周围软组织如颊、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5-2 08:41 , Processed in 0.0469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