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1390|回复: 0

拔牙矫治过程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8: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错咬合畸形的定义已不再是指牙齿排列不齐,而是指牙齿、牙弓、颌骨、颅面之间的不协调而呈现的畸形,这种畸形不但影响外观,同时危害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
口腔正畸学的定义也已不再是原文Orthodontics的"正牙",不仅指单单排齐不齐的牙齿,而是要矫正由于牙颌颅面不调而致的畸形,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畸治疗来恢复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我们的正畸治疗目标是协调、稳定、美观,而决不只是排齐牙齿,更不是只排齐六个上前牙。要实现这一矫治目标,则必须在对这一目标理解和认识下,对错畸形作出正确的诊断和矫治设计,通过精心的治疗而取得良好的矫正结果。
一、协调   
错合畸形是牙颌颅面结构关系之间失调的结果;反之正常颌即为牙颌颅面结构之间有着协调的关系。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告,在正常个体的牙颌颅面结构中存在着各部分之间的本体补偿关系。
例如,从单项绝对值看可能下颌长度超出一定正常范围,但若其上颌长度也超出一定范围,或下颌的位置比正常靠后,或上颌的位置稍比正常靠前,那么这个个体虽然下颌长度超过正常,由于本体补偿而仍取得协调关系不呈现畸形。
因而,矫治目标中的协调是由牙颌颅面结构中多方面的因素互补而得到的,这和当代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不追求某一项的最佳,而追求整体的配?quot;是十分一致的。
要取得协调的正畸治疗目标,首先对错畸形作出诊断时,对其不协调的部分,错呈现的机理有正常的判断和分析。
应该从上下牙列中牙齿大小、数目的关系,上下牙弓的长度、宽度、高度的关系,上下颌骨的大小相互位置和颅部位置等关系作出分析,从而对错畸形作出正确的诊断、对形成错的机理作出正确的分析。
以上的分析可以借助于X线头影测量及牙模测量来完成。在作出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来确定矫治设计,是选用拔牙矫治,还是不拔牙矫治,是减少上颌突度还是导下颌往前等等矫治设计的方案。
这些矫治设计的唯一目的即是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关系达到协调。当然,正确的治疗设计需要通过精湛的矫正技术来完成,那么矫治目标中的协调应在以下的治疗结果中体现出现:
(1)上下牙弓排列齐整。
(2)上下牙弓间有正常的?接触关系。
(3)上下前牙覆?覆盖正常;牙弓间长度、宽度、高度协调。
(4)曲线正常,下颌运动时无早接触点及干扰。
(5)牙弓与颌骨、上下颌骨间的关系协调,体现在颅面侧貌的协调。在以上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关系下,必然具有口颌系功的良好咀嚼、语音、吞咽等功能。
二、稳定
稳定是正畸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当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各部分之间关系通过矫治取得协调,畸形的形态及功能均得到了矫治,那么这种矫治结果必须是稳定和持久的,而不是不稳定的和发生变化的。
因为任何错畸形矫治过程中存在着牙周组织或颌骨位置的改建和改变,这种改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可见的是矫治以后错畸形的复发。要防止畸形复发,保持疗效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1] [2]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6-2 02:03 , Processed in 0.0427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