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1045|回复: 0

邻面去釉在非拔牙矫治病例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8: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邻面去釉是一种微创减径矫治手段,通过多个牙齿的邻面微量磨削、修形,使紧密连接的牙列邻牙接触关系消失,形成牙间隙,通过正畸手段将这些散在间隙集中,就能内收前突的牙弓、解除牙列拥挤,排齐牙列或者利用这些间隙调整磨牙关系,整平司皮氏曲线,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边缘病例”或Bolton指数异常病例。近些年由于非拔牙矫治颇受患者的欢迎和医生的重视,邻面去釉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比率有逐年增加趋势。自2001年12月以来我院应用邻面去釉方法治疗32例错合畸形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18~40岁,平均26.8岁;疗程4~12月,平均8.2月, 32例中牙列拥挤病例11例,双牙弓轻度前突15例,Bolton指数异常6例。矫治前、后进行模型分析,X线头影测量分析,拍摄牙合面像。矫治结束半年复查,未见邻面新龋发生。
    二、.病例选择适应证 ⑴边缘病例,牙列拥挤间隙缺2.5~5 mm;⑵牙齿较大或上下牙弓牙齿大小比例失调(Bolton指数异常);⑶口腔健康,卫生情况良好,牙少有龋坏,牙齿磨耗量低。⑷成人患者。
    三、方 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矫治器排齐牙列后进行邻面去釉治疗(图1~图6)。
0.jpg
图1
1.jpg
图2
2.jpg
图3
3.jpg
图4
4.jpg
图5
5.jpg
图6

    治疗程序
    1)固定矫治器排齐牙齿,使牙齿之间接触点关系正确。
    2)根据拥挤(或前突)的程度确定去釉的牙数,去釉的顺序一般从左向右逐牙操作。
    3)使用牙科探针插入邻牙间隙,略向合方提拉,使牙齿的接触点分开,便于去釉操作。最先分开的牙齿多为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双尖牙。
    4)使用 高速涡轮弯机头,用细金刚砂钻去除牙齿邻面牙釉质0.2~0.3mm,注意在邻面去釉后,应对牙齿加以修整恢复牙冠外形。对邻牙间隙小者可同时对两颗牙齿的相邻面去釉。操作时在龈乳头上方颊舌向置入的牙科探针,可保护牙龈和颊、舌组织。
    5)在邻面去釉、修整恢复牙冠外形后,应使用金刚砂条给邻牙切割面进行精细打磨,使之邻接面光滑,避免食物残渣及菌斑的附着,减少龋病的发生。
    6)牙齿邻面精细打磨抛光后,应常规给切割牙面涂擦氟化钠甘油糊剂;采用棉片或纱布粘氟化钠甘油糊剂,在邻牙间拉锯式涂搽。
    7)邻面去釉后的主要治疗是关闭间隙,并要维护后牙的支抗;一般采用链状橡皮圈连续结扎邻面去釉后牙列托槽,利用回缩的弹力关闭间隙。后牙段采用结扎丝连续8字结扎固定,其结扎丝前端与链状橡皮圈远中结扎的最后一个托槽相锁扣。防止其间牙列出现间隙。根据矫治设计,也可先集中切牙间隙后,用Ⅱ类弹力牵引关闭间隙;对牙弓前突的病例宜采用J钩头帽口外弓技术内收前突的牙弓。
    8)整个治疗时间通常4~8个月
    四、讨 论
    ⑴邻面去釉前,双牙弓轻度前突的边缘病例,患者非常在意这一点。若拔牙矫治又用不了这么多间隙,还有牺牲4个健康牙,且患者还不同意拔牙矫治。而采用邻面去釉技术既能解决牙弓突度,又能排齐牙列,获得较理想的矫治效果。
    ⑵牙列拥挤间隙缺2.5~5.0 mm的“边缘病例”是临床矫治较为棘手的问题,单纯扩弓矫治易引起牙弓前突和复发;拔牙矫治又易引起前牙过度后退,导致“碟形面容”。而应用邻面去釉方法既能减小牙量,又具有不拔牙矫治的优点,面形美观,颌关系好,矫治简单,疗程短。
    ⑶Bolton指数异常也是临床常遇见的问题,由于上、下颌牙量比率失调而出现颌关系异常。如果采用补偿性拔牙易致咬合关系不良,而应用邻面去釉矫治,根据比率差异决定磨削量,矫治后患者的上下牙弓尖窝关系、覆合覆盖关系可达到正常范围。
    ⑷Begg认为石器时代人类的合面磨耗和邻面磨耗反映了人类真正的牙列情况,而现代人类的非磨耗牙列属于异常现象,曾祥龙提出过厚的邻面釉质对的生理和发育无益,并可能是牙列拥挤的原因之一。因此邻面去釉是符合生理的。
    ⑸牙齿的邻面釉质厚度为0.75~1.25 mm,邻面去釉仅磨削0.25 mm左右,临床进行操作时又采用磨光、涂氟,并嘱患者采用含氟牙膏刷牙等措施,不会产生龋病风险。
    ⑹传统的片切方法采用轮状砂片切割邻牙,虽能达到去釉减径目的,但由于两牙间紧密接触关系,很容易片切至牙本质并形成龈下台阶,伤及牙龈,且由于缺乏空间,难以重建邻面外形高点和边缘嵴,易致龋病龈病发生。
    ⑺邻面去釉时应注意,操作前要检查车针转速的平稳性,握持涡轮手机要有稳定的手指控制支点,磨削的动作要干脆准确,磨削时要维持和建立矫治后的良好的邻牙接触关系,去除的牙釉质从牙冠到牙颈厚度应均匀一致,并恢复良好的牙体外形。
    本组患者经邻面去釉结束矫治后半年复查未见邻面新龋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在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规范临床操作步骤,采用防龋措施前提下,邻面去釉可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武广增 沈真祥 实用口腔正畸矫治方法与技巧[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4
    2.武广增 实用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技术图谱[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9~218
    3.李玉超,曾祥龙。邻面去釉方法在正畸中的应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5);377
    4.李艳华,牙列拥挤不拔牙矫治体会,口腔正畸学,1998,5(4);184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6-1 20:18 , Processed in 0.0493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