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口腔医学网

搜索
查看: 1181|回复: 0

前牙双牙列可摘义齿临床运用效果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6: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牙义齿,不仅需要有功能使用价值,而且还要有美容的效果。对上前部分缺失兼余留上前牙为变异小牙或与下前牙呈切(牙合)、开(牙合)、浅反(牙合)等异常(牙合)接触关系患者,按常规制作可摘义齿修复,很难达到美容的效果。我科对这类患者采用前牙双牙列可摘义齿修复,并作1~3年追踪检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临床就诊的上前牙部份缺失兼余留前牙存在的异常(牙合)接触关系患者79例,男性32例,女性47例,年龄17~35岁。口内检查:上前牙有1~4颗缺失,余留上前牙为变异小牙,或与下前牙呈切(牙合)、开(牙合)、浅反(牙合)等异常(牙合)接触关系,上唇部分凹陷,部分病例上颌发育欠佳,面中1/3凹陷。
  2.方法 ①将咬合时与下颌存有异常(牙合)接触关系的余留上前牙定为覆盖区。取模前对覆盖区的余留前牙作适当的调(牙合),磨除过大的倒凹。②按常规制备卡环间隙,取模,弯制卡环,并根据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排列覆盖区和缺失区的人工前牙,从而使覆盖区形成双牙列排列。③常规热处理,试戴。
  3.修复效果衡量 对其作修复后1年、3年的追踪检查,了解修复效果。检查时,义齿完好,符合美观要求,覆盖牙牙周组织健康,患者自述对义齿满意无不适感为成功; 义齿折断、覆盖牙有明显的牙周炎症,松动,咬合疼痛等病变,造成义齿不能使用者为失败。
  结果
  1.1年复查结果:成功77例,成功率为97.47%。失败2例,造成原因为覆盖区人工牙与缺失区人工牙结合处折断。
  2.3年复查结果成功70例,成功率为88.61%,失败9例,造成原因:4例(包括1年失败的2例)为修复体折断,5例为覆盖牙牙周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牙松动而造成咬合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附表 79例双牙列可摘义齿随访统计
 随访例数成功夫败失败原因统计
例数%例数%义齿折断覆盖牙周病
1年复查797797.4722.5320
3年复查797088.61911.3945

  1.双牙例可摘义齿修复的优点: 上前牙部份缺失兼余留上前牙为变异小牙或下前牙呈切(牙合)、开(牙合)、浅反(牙合)等异常接触关系患者,由于上下前牙无正常的覆覆盖关系,使上唇部软组织失去应有的支持而凹陷,部份病例上颌发育欠佳,面中1/3凹陷。对这类患者,如按常规制作前牙可摘义齿,仅能修复失牙间隙,不能达到恢复功能和改善面容美观的目的,其修复效果难令人满意。而采用前牙双牙列可摘义齿修复,既修复了失牙间隙,同时又将错位牙、变异牙隐蔽于人工牙之后,使上下前牙有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恢复了唇部的正常丰满度,使凹陷的面容有较明显的改善。从本文79例修复后1年、3年复查的结果表明,其修复效果还是满意的。故认为它是一种修复前牙部份缺失兼余留上前牙为变异小牙或与下前牙呈切(牙合)、开(牙合)、浅反(牙合)等异常(牙合)接触关系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
  2.采用前牙双牙列可摘义齿修复尚存在问题。从复查结果可以看出,义齿折断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义齿折断部位为缺失处人工牙与覆盖处人工牙结合区。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摘戴不方便而产生的扭力,及结合区过薄等原因造成。故制作时要考虑义齿的摘戴方便,调(牙合)时应注意各覆盖牙要有共同的戴入道,尽量磨改过大的例凹,冠轴面的斜度应控制在5°内。同时,还应注意义齿的坚固性,特别是覆盖处人工牙与缺处人工牙结合区,应有一定的厚度。
  覆盖牙病变是造成失败的另一主要原因,从复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它是随修复后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分析认为:造成原因主要是患者进食后义齿的清洁不够而造成的。由于食物残渣在覆盖牙颈缘处的堆存,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场所,随时间的延长,使被覆盖牙出现炎症、龋坏、松动。因而修复时应对患者强调义齿清洁的重要性,并建立定期复诊制度,对出现病变的牙尽早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蜀ICP备2022008020号-2|手机版|小黑屋|口腔医学网

GMT+8, 2024-4-19 11:11 , Processed in 0.0438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